羅漢床,“床”如其名,一面有著神佛的莊嚴(yán)面孔,另一面有著羅漢無拘無束的瀟灑個性。作為中國古代四大臥具(羅漢床、榻、架子床、拔步床)中最著名的一個,羅漢床之所以受到現(xiàn)代家庭的廣泛喜愛,離不開這種與中國人中庸、變通的性格息息相關(guān)的特性。
古代人的“沙發(fā)”
中國古典家具總被人冠以一副正兒八經(jīng)的面貌,坐在官帽椅上,就得正襟而坐,目不斜視,似乎連在自家休息時,身體也得不到完全的放松。事實上并非如此,比如羅漢床的出現(xiàn)就完全打破了古典家具古板嚴(yán)肅的形象。
簡單來說,羅漢床可以被稱為古代人家庭中的沙發(fā)——家居活動、待客的中心。中國人最開始是席地而坐的,到了漢朝之后才逐漸出現(xiàn)坐具、臥具、床具等。而羅漢床也是這種坐姿演化的一個見證。雖然名曰羅漢“床”,但這種家具的款式介于沙發(fā)與床之間:坐面的寬度比床要窄,但比現(xiàn)代沙發(fā)深。用一個地道的傳統(tǒng)詞匯來形容,就叫做“榻”(狹長而較矮的床)。這樣的造型設(shè)計,決定了羅漢床是一個坐臥兩用的實用至上的家具產(chǎn)品。
擺上小茶幾,恣意閑坐,與友人焚香品茶,談古論今亦可;撤去茶幾,清涼的夏日午后,憑靠扶手,悠閑小憩亦可。生長在北方的人可能會對這種坐具更為熟悉,現(xiàn)在很多地方仍然在使用的炕也是類似這種功能。在五代名畫《韓熙載夜宴圖》中就可以看到,主人與朋友高談闊論、談笑風(fēng)生的地方,正是圍繞著一張坐臥兼宜的羅漢床。到了明清,在羅漢床上就像如今的沙發(fā)一樣成為固定的家居待客中心了,這樣的畫面在很多明代的插圖小說中十分常見。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看到,清宮妃子的流言蜚語也正是在羅漢床榻間傳開來。
中庸、變通的精神面貌
羅漢床有著一個頗具禪修意義的名字,但這個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,不一定與佛教相關(guān)。一說是羅漢床之所以得名,是因為早期多為僧人使用,在崇尚佛教的年代,人們常常在羅漢床上談經(jīng)論道。還有一說是羅漢床的三面矮圍子就像是建筑結(jié)構(gòu)中的“羅漢欄板”,因此得名。還有一說將羅漢床與“彌勒榻”混淆,榻是比較短而寬的款式,所謂“三尺曰榻,八尺曰床”,但兩者的功能類似,均可以“置之佛堂、書齋閑處,可以坐禪習(xí)靜,共僧道談玄,甚便斜倚”。也有人認(rèn)為羅漢床得名于其外形敦實厚重,像羅漢打坐的鎮(zhèn)定自若的樣子。這些名字的由來離不開羅漢床的外形與功能,其精神面貌與中國人中庸、變通的處世之道一脈相承。
從無坐具到有坐具,中國的傳統(tǒng)坐具在歷史上也是不斷變化的。如今我們所見的羅漢床多為明清款式。其特點是坐面較床要窄、三面有矮圍子(實木面板或有雕刻或鏤空裝飾),并有四只彎曲度大的“香蕉腿”。雖然體積較大、不便移動,但從一些歷史畫作和插圖看來,古代人對羅漢床情有獨鐘,放在臥室作為小憩之用,放在書房作為待客之用,甚至放在庭園作為屋外納涼之用都是十分常見的。